一、整形修剪的方法
1、生長季的修剪方法:主要有摘心、抹芽、剪果等。
(1)、摘心:摘掉當年生新梢的生長點。這項工作多在夏季進行。摘心可抑制枝條的加長生長,防止新梢無限制的向前延長,有利于枝條木質化和提早形成腋芽。
(2)、抹芽:把多余芽從基部抹除。過密的腋芽會形成過密的小枝,常使樹冠全部郁閉而影響通風透光,這種情況對開花極為不利。為此,常常在花木萌芽的初期,把過密的側芽和新生嫩梢抹掉一部分,從而減少今后修剪所造成的傷口,抹芽也包括抹掉主干或根部萌發的無用枝條。
(3)、剪果:觀花灌木花后將幼果剪除,如月季、百日紅剪除殘花幼果,可利于再次開花。
2、休眠季的修剪方法:主要是短截、疏枝、甩放、回縮。
(1)、短截:剪掉或鋸掉枝條的一部分叫“短截”,(一般將一年生枝剪去一部分的修剪方法),按剪留長度,短截修剪還可分以下幾種:
輕剪:剪去一根枝條的1/5—1/4;
中剪:剪去一根枝條的1/3—1/2;
重剪:剪去一根枝條的2/3—3/4。
幼樹以整形為主,對各主枝要輕剪,以擴大樹冠迅速成形,成年樹以平衡樹勢為主,要掌握壯枝輕剪,緩和樹勢,弱枝重剪,增強樹勢的原則。
(2)、疏枝:指從一根枝條的基部把它全部剪掉。疏枝主要是疏掉弱枝、病蟲枝、枯枝、交叉枝、過密枝、萌蘗枝、徒長枝及擾亂樹形的其他一切枝條。
(3)、甩放:營養枝不剪稱甩放或長放。
長放一般多應用于長勢中等的枝條,促進形成花芽的把握性較大,不會出現越放越旺的情況。
(4)、回縮:多年生枝剪去一部分稱回縮。
二、修剪中常見的技術問題
1、剪口的狀態:剪口應距芽0.5—1cm。
2、剪口芽的位置:剪口留壯芽則發壯枝,留弱芽則發弱枝,一般剪口芽的位置在壯芽處。
3、剪口的要求:剪口要平滑整齊、不劈不裂、不撕皮、剪后要涂保護劑。(一般3cm以上者要涂保護劑,傷口保護劑的配制比例:生石灰:食鹽:水=8:1:40)
4、大枝鋸截法:
先從大枝和樹干的分杈處向前約30cm處自下向上鋸,深達側枝直徑的一半;再向前約3cm左右自上向下鋸,當鋸條深達側枝直徑的一半左右時,整個大枝就會自然折斷,最后再把留下的殘樁鋸掉。
5、修剪的程序:概括為:一知、二看、三剪、四拿、五處理。
(1)、一知:修剪人員必須知道操作規程、技術規范及特殊要求。
(2)、二看:修剪時應繞樹仔細觀察,對剪法做到心中有數。
(3)、三剪:一知二看以后,根據因地制宜,因樹修剪的原則,做到合理修剪。
(4)、四拿:修剪后掛在樹上的斷枝,應隨時拿下來,集中在一起運走,放太久,以免影響市容和引起病蟲害的擴大蔓延。